《放牛班的春天》池塘之底——音乐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有些诗歌的产生,源于美好的回忆。有些精彩的人生,源于童年时期种下的梦想,打开了音乐之门,如《放牛班的春天》里,克莱门特·马修老师和他的合唱团。每当人们提到“放牛班的春天”,耳边都会回响起那天籁般的儿童合唱团的声音。音乐已然成为贯穿全片的主线,同时也决定了影片的节奏与走向,它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灵魂。

  本心希望成为音乐指挥家的克莱门特·马修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而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群问题少年,体罚更是家常便饭。

 

  面对他们,马修老师并没有用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和充满爱的情怀来对待他们,用音乐来打开他们封闭已久的心灵,解除了束缚在他们身心上的枷锁。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仅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深深影响了他们之后的人生岁月。

 

  1、音乐播种美好

  他从学生的恶作剧中听出了音乐的美好。既然学生热爱音乐,自己还会编曲,那就组建一个男声合唱团,用音乐引导学生,做有意义的事情。

 

  离职学监对克莱门特·马修老师辞行忠告他:“皮埃尔有着一张天使的面孔,但也有着魔鬼的心肠。”“内向,偷窃,不断被公立学校辞退。”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的妈妈。

 

  皮埃尔因为挑衅校长而遭受禁闭,导致他错过了合唱团的选拔。空荡荡的教室里回荡着莫安琦童声的纯与真,天使的面孔有着天籁之音。侧身而站的皮埃尔同样也展现着少年对音乐的向往。

 

  才华是掩饰不住的,克莱门特·马修在偶然的查房中倾听到皮埃尔的歌声,他将傲娇的皮埃尔拉进合唱团。因为欣赏,不断给皮埃尔开小灶,但不会因才华而纵容皮埃尔的挑衅。

 

  而皮埃尔渐渐明白克莱门特·马修老师的苦心,配合学校完成汇演。也在伴随妈妈离开小镇后,凭借音乐上扎实的功底,考上里昂的音乐学校。

  多年之后的皮埃尔,是享誉世界的交响乐团指挥家。他热爱音乐,并以此为生,用宏大而辽阔的交响乐诉说他与音乐的“心知彼此”。

 

  2、音乐治愈内心抚慰心灵

  “你在这做什么?”

  “我在等星期六。”

  “为什么?”

  “我爸爸会来接我”

  派皮诺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小天使。父母在战争中丧身,从小以“池底”为家。虽然大人们一遍又一遍告诉他:他是个孤儿。他还是固执的去校门口,等着周六家人接他回家。

  在校门口“望眼欲穿”的他遇上了来报道的克莱门特·马修老师。派皮诺激发了克莱门特·马修的保护欲,他让派皮诺成为自己的“助理”,坐在讲台上旁听合唱团。

  听音乐成为派皮诺的功课,原先孤独胆小的他,脸上有了笑容。克莱门特·马修老师和音乐成为他世界里的光。

  所以,当克莱门特·马修离开学校时,派皮诺带上小布袋和小熊玩偶,追赶克莱门特·马修老师。当他真正准备敞开心扉,追随家人的时候,他不会仅仅空手等待,他会带着心爱之物,追随带给他温暖的老师和音乐。

 

  《放牛班的春天》戳中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用音乐治愈内心。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电影主题曲《Vois Sur Ton Chemin》,每次听到都会有满满的感动。

  暖心动人的音乐,有着近乎赞美诗般的柔美与庄严,创造了超越时空的氛围,男声团的浅唱低吟,仿佛一条来自高山的溪流,流尽了你内心的最深处,把尘世间所有的灰尘全部扫除。

  他没有改变世界,但他改变了一群孩子的世界。他用音乐滋润,温暖着孩子们干涸而冷酷的心。给这群孩子的生命重新带去尊重、理解、温暖,还有爱,让这群孩子有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焕然一新的面貌。愿你成为那个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