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唱歌”?
法国大文豪雨果先生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而合唱就包含了文学和音乐。
孩子从只会哼哼唧唧的时候,就开始模仿各种声音了;刚学会说话,就会咿咿呀呀跟着唱儿歌;高兴的时候,会忍不住哼起小曲;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自言自语一般地唱歌和编歌的成长阶段。
歌唱,对孩子的好处竟然这么多......
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
语言是左脑思维,音乐是右脑思维,歌唱结合了语言和音乐两种内容,相当于是左右脑的同时开发。
孩子在唱歌的时候,需要记住歌词、旋律,如果跟随音乐做一些律动练习,还需要记住动作。这个过程中,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大脑反应的灵活性会大大提高,也会更有利于记忆力的发展。
而合唱则可以训练儿童敏锐的视听力以及准确、协调同步的反应能力,锻炼儿童呼吸器官的功能,增加肺活量;通过发声和咬字训练,还可以使儿童的口齿变得更清楚,更伶俐。
有效的音乐启蒙,为乐器学习打基础
学会唱一首歌,远比学习一首器乐曲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也容易得多。孩子在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唱歌的过程中,对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还会提高孩子听觉的敏锐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
有了这个基础,孩子以后再学习任何乐器,都会更加容易。
合唱,让孩子更自信,快速融入集体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有自信,有感染力,敢于在众人面前大方展现自己的人,总会获得更多关注。
合唱团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一次次的锻炼,会让孩子越来越从容淡定,更加自信。合唱这种集体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分享、合作的机会,培养了他们初步的分工合作的社会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使儿童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调节情绪
歌唱,是表达情绪、抒发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健康优美的歌曲,给儿童带来轻松愉快的感受,能消除疲劳,调节精神,使儿童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良好的音乐教育对成长中的儿童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这点来说,它让孩子受益一生。
最后,让孩子们积极参加合唱训练,在价值导向、智能发展、心理保健、审美陶冶、专长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对他们无疑会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蜚声世界的奥地利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专业医生弗兰克教授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年轻父母要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音乐教育,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唱歌的兴趣。他认为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弗兰克教授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是值得人们重视的。